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融入新时代 工学院欢迎你
日期:2021-07-21 17:23:10  发布人:工学院  浏览量:332

工学院简介
工学院是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具有工学特色的二级分院,依托电子科技大学在电子信息领域的传统优势学科地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和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秉承国际工程教育理念,与业内众多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和校企生态建设,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并针对行业对高素质、高技术人才的需求,开展了人才的分层次培养,建立并实施了专业指导精细化、能力培养项目化、师资组合企业化的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着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具备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专业设置对标主流
工学院现有4200余名学生,拥有近百名敬业爱岗、充满活力的双师型教师和校外企业专家,教师多具有企业工程背景,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学院下设信息与通信工程系、智能制造工程系和微电子技术系和一个实验中心,并设立了专业建设与教学指导委员会、校企生态建设办公室、特色教育中心、电子技术应用研发中心等内设机构。
信息与通信工程系下设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3个本科专业,以及现代通信技术、智能互联网络技术2个专科专业,是学校的主流工科系。信通系秉承“继承+创新”,依托电子科技大学在通信电子信息领域的学科优势,对传统专业进行转型、改造和升级,包括人才培养理念的升华、体制机制的改革以及培养模式的创新。2015年,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列入四川省民办高校重点特色专业质量提升计划;2016年,通信工程专业列为四川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2017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四川省民办院校电子信息和计算机类专业排行榜中名列第一;2019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被评为四川省民办院校特色专业,通信工程专业入选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行列。
微电子技术系依托于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而成长,设置了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和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科专业。其中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2010年评为四川省特色专业,2018年入选四川省应用型示范专业,2019年入选四川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名单。微电子技术系的专业建设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重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充分依托芯片企业资源共建就业定制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开展富有成效的分层次人才培养,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具有特色的微电子与嵌入式系统相结合、基础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使微电子技术系成为培养具有扎实基础和独特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竞争能力的集成电路、嵌入式系统设计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摇篮。
智能制造工程系设有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个本科专业,以及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专科专业。智能制造工程系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近50%,双师型教师比例高达90%以上。智能制造工程系以PBL和OBE为人才培养理念,2017年至今,学生获得各类型专利20余项,参加竞赛获奖多项,发表学术论文8篇。2020年,专业核心课程——《智能产品造型设计》荣获四川省教育厅应用本科示范课程项目立项。2017年至今,多门专业课程获得院级教学改革优秀教学成果奖。未来,智能制造工程系将构建以机器人工程专业为核心,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科学与技术以及智能产品开发相融合的智能制造专业集群,打造以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知识整合能力等综合技能为目标的培养体系。
工学院实验中心由两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信息基础实验中心和应用电子工程技术实验中心构成,现有实验教师团队21人,实验室31间,具备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等专业的实验实践环境。作为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平台,工学院实验中心按照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构建以“基础型、应用型、综合型为重点,以设计型、创新型为提高”的层次化实验教学体系,以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性应用人才为目的,构建课内外教学互动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联系实践,提高学生设计、研究、创新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实践探索兴趣、科学研究素养、工程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充分体现学院培养知识技能型人才的办学方针,培养国家与社会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特色办学亮点鲜明
2020年,工学院由学校三个工科主流院系组建,重组后的工学院在继承原有特色的基础上,重点打造思跃班、机器人实验班、英才班(即考研班)和AI智能算法创新班四个特色班,另有集成电路设计高端人才定制班、芯片Layout人才定制中心帮助学生专业化发展。思跃班是为培养电子信息行业高端复合型“新工科”人才而重点打造的特色班级。人才培养以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了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精英培育。班级配备有优秀的管理团队和导师团队,2019年思跃教师团队荣获“四川省民办高校优秀科研团队”,班级成立6年来,累计获得省级及以上科技竞赛奖项200余项,国家级获奖16人次。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大赛、蓝桥杯、挑战杯、互联网+等各类国内顶尖赛事中,思跃学子都曾斩获大奖。
优异的成绩为“思跃班”毕业生带来了高质量就业,班级每年就业率100%,专业对口率100%,2014级思跃班毕业生人均获得6个Offer,15级思跃毕业生半数年薪超过10万元,16级思跃毕业生平均年薪11万+,目前已有2位思跃学子入职腾讯等头部企业。思跃人才受到了企业的广泛好评。
机器人实验班是为适应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崭新要求,突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以及跨专业知识整合能力,工学院于2020年9月在原机器人创新协会的基础上,打造特色班级——机器人工程实验班。实验班以OBE模式为培养理念,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综合能力为主要目标,结合智能制造工程系的特点,根据CDIO国际工程教育的能力标准,提出毕业生应具备的11个能力属性,培养适应于智能制造领域未来需求的综合型、创新型人才。
英才班(考研班)以考研为目标,依靠院内优质师资进行“小班化”教学,强调基础课程的强化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齐头并进,配合相应的实践课程深化所学专业知识。开放所有相关的专业实验室,指定辅导老师,努力将学生向考研方向进行引导和培养,开展考研综合辅导,助力学生考研或赴国外留学深造。
AI智能算法创新班以培养当前及未来行业急需的算法工程师为主要目标。在学生掌握各类计算机基础算法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电子科技大学ACM-ICPC竞赛算法程序设计平台,以问题驱动和启发式引导的教学方式,引出相应的算法设计思想,并提供大量的算法编程实验范例与试题,为学生学习算法知识设立了丰富的、有趣的问题背景,使得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学,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全面培养学生用AI算法应对不同应用场景的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与实践能力,为业界培养AI算法领域精英人才。
芯片Layout人才定制中心: 通过与芯片企业产学合作,联合培养,直面就业,我们和企业共同修订培养方案,开发应用课程,校企团队融合,由企业技术专家与定制中心教师联合,双重出击,加强对学生在专业技术上的联合培养与教育,为企业量身定制急需的高素质芯片版图设计人才。
集成电路设计高端人才定制班: 响应国家新兴产业布局,满足集成电路行业高端设计人才需求,我们与芯片企业联合建立定制班,企业到校开设相关实训课程,形成了教学、实习、就业一站式人才培养模式,大幅提升了就业质量,实现了集成电路全流程、全岗位设计人才的培养能力。


办学成绩享誉业内
多年来,工学院学子在全国各类科技竞赛中成绩斐然,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物联网大赛和机器人大赛多次斩获包括全国一等奖在内的各项大奖,使我校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仅2019年A类赛事中,工学院学子就获得国家级奖项13项,省级65项;B类赛事中,国家级奖项6项,省级33项。学生还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申请专利和发表论文,充分体现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效。近两年学生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0余项,发表期刊论文8篇。
工学院每年毕业生达1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3%以上。毕业生去向多以企业、高校、其他事业单位就业或进入党政各级部门服务。每年均有毕业生被国家电网、中国电信、腾迅网络、华为等知名企业录用,毕业生素质广受用人单位好评。2017年以来,学生考研上线率均保持在50%以上,不少学生考入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大学等知名院校深造。毕业生的自主创业等也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周星宇(2016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参与创业的创品机器人双创模式受到李克强总理的赞赏;李维佳博士(2009届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所在的电子科技大学邓龙江教授团队,凭借“高磁导率磁性基板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周凯学(2013届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入选福布斯中国2019年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张锐(2011届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全国首批大学生“小平科技团队”荣誉称号获得者、成都云朵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这一切,充分彰显了工学院的育人成效。

核发:0 点击数:332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

学院地址:成都市高新西区 百叶路一号 邮编:611731 办公地址: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东办公楼3层 ©2016-2022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工学院 非经营性网站备案编号:蜀ICP备50001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