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浅析
日期:2021-12-09 16:58:56  发布人:工学院  浏览量:5763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其中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纵观党史,每一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必定会结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融合的丰硕果实,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接续产生趋势展现于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深嵌刻在这种社会历史进程的特性。

    中国共产党人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时候,其实其中就已经孕育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深刻议题,从历史的视角探讨,理解其中的深意,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绕不开的论题;否则,对这类问题的认识注定陷入片面性。最关键的是也无法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来路、理论本质及其现实价值。

    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看,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初衷,是为了避免在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脱离实际,使之与实际结合起来。这一命题首先是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的,但据史料记载和分析,在这次会议之后,毛泽东却很少使用。这一提法,更多地使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样的提法,但本质上是相同的。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实现由此形成党的理论建设代际传承的优良传统,即解决特定时期的历史任务而出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飞跃。

    新中国成立后,受苏联影响,出于政治策略的考虑,在一段时期里又开始使用“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1961年1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九中全会的讲话中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但此后,这个概念还是很少用。但不管毛泽东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或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其核心就是力图避免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教条化和空洞化。

    改革开放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开始频繁出现在党的领导人的讲话和党的文件中。特别是党的十三大以后,经常出现在党的领导人的讲话中。在党的十五大、十七大、十八大和十九大都使用过多次。党的十七大强调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而在思想上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十八大使用的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党的十九大使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从概念的演进过程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在指导社会实践的历程中,逐步提升了认识这一命题的思想境界,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主张的马克思主义日益走向自觉和成熟。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方向,这是基本前提,是不可动摇的理论方向。在实践中结合中国国情,制定行动路线,解决现实中面对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使之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二是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在不同历史阶段,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对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形成新的理论成果,使之具有鲜明的中国时代精神。




核发: 点击数:5763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

学院地址:成都市高新西区 百叶路一号 邮编:611731 办公地址: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东办公楼3层 ©2016-2022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工学院 非经营性网站备案编号:蜀ICP备50001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