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润物无声07】教育是一种享受
日期:2018-05-21  发布人:kc   作者:宋运祥  来源:  浏览量:177 打印本文

从200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到2010年获得全国“微软金牌讲师”称号,再到2014年获四川省民办学校优秀教师,杨剑在13年的教师之路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曾多次获得学院教学优秀奖、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大赛奖。


积极参与毕业设计改革


在一个春日的午后,记者来到了杨剑的办公室。此时,杨剑正在专心致志地审阅着一份2018届的毕业设计。


qq图片20180521091935.jpg


从计算机系毕业设计的改革,杨剑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2014年以前,计算机系和学院的其他系一样,采用的是传统论文形式的毕业设计考核。学生通过提交一份规定格式的论文,作为毕业设计的评判标准。”在这个过程中,部分教师发现学生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敷衍,论文质量粗糙,抄袭严重。系领导在教研会上提到,毕业论文承担着考核学生本科阶段学习成果的重要任务,但传统的方式几乎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这种“一锤定音”式的模式,不仅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会因为毕业设计而提高,而且还会形成一种“毕业设计和毕业答辩就是走过场”的不良风气。


鉴于此,计算机系在2014届的毕业设计中进行了大胆改革,取消了以往论文形式的毕业设计,取而代之的是项目制团队形式毕业设计。计算机系希望通过毕业设计改革,让学生将大学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既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又能通过项目制的实践,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杨剑说,在答辩阶段,每组答辩的时间从传统答辩的十分钟,增加到了现在的35-40分钟。答辩中,答辩评审组给出团队总分,并为每位成员打等级分,若其中有项目成员未得分,那么整组不通过。此外,所有的项目成果必须由软件成品+软件文档共同构成。


通过实施项目制团队改革后,计算机系的毕业设计工作取得了明显改变,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主动性。每个项目组都能交出一份较好的项目作品,这对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都有所提高。令杨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作品是来自2017届的“某视频监控系统”。“这个项目组的同学自己开创了一种在国内领先的独创性算法,也让我们这些答辩评审大开眼界。”


在2018届的毕业设计中,计算机系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大胆的调整,将毕业设计的启动时间再次提前了一学期。也就是说,在本科阶段大三下期、专科阶段大二下期便开始进入“毕业设计时间”。其中,在本科的第6、7学期,专科的第4、5学期,计算机沿用了之前的项目制团队模式。在本科的第8学期,专科的第6学期中,计算机系还加入了强制性的企业实习,并把企业实习报告纳入到了毕业设计的考核中。


“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真题实做,这样的毕业设计真正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让课堂教学变得更轻松


作为计算机基础教研室主任,杨剑主要讲授《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Web Services程序设计》、《高级编程技术》、《ASP.NET程序设计》、《.NET Web应用开发》、《数据库应用基础》、《软件工程》等多门计算机主干课程。其中,杨剑主讲的《C#程序设计》课程在2009年4月立项成为四川省精品课程。


qq图片20180521091924.jpg


对于课堂教学,杨剑认为课堂应该既严谨科学、认真仔细,又要轻松愉悦,启发心智。因此,杨剑在枯燥的计算机理论中融入了轻松的互动环节,通过同学们抢答、问答、小组讨论,让整个课堂变得轻松,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杨剑还对课堂进行了改革,在课堂中引入了工程制和项目制的元素,把企业的实际案例运用到课堂上,让学生去分析,再结合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对于实践动手要求更高的实验课程,杨剑表示,会根据项目和案例的具体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的小组,再将项目和案列分成小知识点,以项目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获取的知识,远比传统‘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方法效果要好。课堂上,学生有了主动的学习渴望,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于知识的接受速度就远远超过了传统教学方法。”


采访的最后,杨剑表示,对于教师而言,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丰富精彩的生活本身!教师的一生也许终不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应像山间的小溪,以乐观的心态一路欢歌,奔向海洋;当如馨香的百合,轻展带雨的花瓣儿,聚合摇曳的身影;当如灿烂的星辰,甘于在静寂里守望天空。


(党委宣传部 宋运祥)

核发:kc 点击数:177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