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校庆,促发展】教务处:教学相长二十载,务实进取谋新篇
——喜迎学校建校20周年专题报道(九)
日期:2021-10-14  发布人:邓颖颖   作者:宣传策划部   来源:宣传策划部  浏览量:1824 打印本文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将迎来建校二十华诞。教务处在学校快速发展的这二十年里,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各项教育教学政策紧密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结合我校各阶段发展实际情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及有效教学方法倾力打造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水平优秀的教师团队,为显著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为构建先进的人才培养体系,团结一致、勇于担当,凝心聚力、不断进取,取得丰硕的教育成果和显著的教学成效。

 

一、回顾过去,成绩喜人

课程建设效果良好。二十年来,教务处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为核心,坚持立德树人,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思考、主动调研,坚持定期开展教学展示、交流、研讨活动,着力推动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

近年来,教务处在前期已有《集成电路原理》、《电子商务》、《大学英语》等5门省级精品课程基础之上,积极挖掘学校的特色课程和优势课程,更新课程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注重过程性评价,使考核方式多样化,突出课程的典型性、示范性、推广性,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改革效果。2019和2020年,我校《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基于PYTHON的人工智能专项课程》、《智能产品造型设计》等6门课程获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课程”,《经济法学》等3门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目前,《经济法》课程、《通信原理》2门课程进入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立项公示,更多的课堂教学建设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专业建设成绩突出。教务处在推动本科专业建设向高水平迈进方面不遗余力,多年来,教务处立足于学校 “面向行业,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对标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和省级应用示型示范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标准,找出一流专业建设差距,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本科专业建设水平显著提高。

20102013年,我校仅有《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省级特色专业1个,《动画》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到2021年,我校已拥有2个省级民办高校特色专业、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5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本科专业建设水平快速提升。在对行业、经济发展情况的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教务处还根据报考率、考研率、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观测,引导各教学单位适时对专业结构、专业课程进行调整,逐步形成完善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人才培养体系不断优化。我校历来重视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注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多年来,教务处在电子信息和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优势的基础之上,引导经济管理与人文类专业,游戏、动画、艺术设计与体育类专业和航空航天类等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结合行业、地区经济发展特色,在教学中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和产业融合,实施培养目标多元化,培养模式多样化,适时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积极推进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大力促进校企生态建设。

现在学校有“电子信息基础”等实验教学中心8个,“应用电子工程技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数个实验、实习、实训基地。这些丰富、多样的实践平台,不仅帮助老师们给学生更好地展示、应用教学内容,也为促进学生提升综合能力、快速成长成才提供了多维的机遇。

 

教学成果屡获荣誉培育教学成果是教务处的一项重点工作。长久以来,教务处高度重视教学成果顶层设计,从教学成果的前期培育、运用推广、条件保障、管理机制等多个方面加强指导与规划,保障各项教学改革工作顺利开展,形成优秀教育教学成果。

早在2010年,我校“技术与艺术同步培养”项目就已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3、2018年分别有1个项目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在2020年,由陈春发副校长主持的“面向新经济的数字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项目,以及由副处长史勤刚主持的“基于校企生态建设的集成电路急需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分别获得四川省民办高校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对于校级教改项目,教务处主动策划,精心培育,最终遴选打造了14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省级教改项目,并顺利结题。教师们在参与教学教改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个人和团队的教学水平,还形成多篇核心期刊论文、多项专利,并催生出17本“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类教材,带领着学生们在四川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竞赛中斩获多项荣誉。

 

教学管理水平不断提升。2020年那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全校教学工作开展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严格考验着教务处教学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水平。在全师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教务处根据省教育厅、学党政机关的工作部署,克服万难,多方协调,顺利保障各教学单位完成学期所有线上、线下上课、考试等教学活动,保障2020届毕业季圆满结束。,教务管理新系统启用,高效实现培养方案管理、课程管理、教学安排、考务管理、学籍管理、学生网上选课、网上评教、教室管理、排课管理、成绩查询等功能,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更加智慧、便捷。

 

二、展望未来,信心满满

喜迎学校二十华诞的同时,我们也迎来关于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安排,在积极应对的同时,教务处也对转设后我的教育教学发展规划进行了一些思考。

转设完成后,我教育教学既面临挑战也将迎来发展机遇。转设后学校将成为民办院校,而民办院校应属于应用型大学和技术型大学的行列评价民办院校的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

重视核心竞争力建设。转设后的发展,需要以教学实力发展为基础,以规范办学为核心,结合教学需要及自身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教学核心竞争力提升。未来,可将院校资源集中在优势专业建设上,形成自身特色的核心竞争点,形成契合自身教学应用的一体化人才培养与职业应用型人才发展模式。在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院校管理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都需要立足于应用型发展基础,重视实践课程在教学课程中所占的比例,结合实训课堂以及校企合作等多种模式,真正将理实一体化教学应用在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上

 

紧跟新经济下行业发展趋势在新经济发展形势和区域优势下,我是以工学和管理学为主,以电子信息和计算机类专业为核心,理、工、经、管、文、艺术、体育、设计和航空等多学科门类专业交叉协调发展的应用型高校,更要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从学科建设和专业布局上突出电子信息产业和软件产业特色,构建产业对接紧密、行业特色鲜明、市场动态调整的课程体系,将相关的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等有机融合到教学内容,实现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相融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融通、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相融通努力为西南地区培养厚基础、精专业、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让我院成为西南地区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摇篮。

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一是紧密依托教师发展中心,契合教师的工作需求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大力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不断加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逐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二是推动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梯队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推行入职培训、在岗培训、普遍轮训和外出访学交流、赴企业学习实践等多层次、立体化、全覆盖的培训机制四是针对教师“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经验薄弱并较为缺乏的问题,进一步调整师资队伍结构,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落实教师赴企业学习制度,切实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使“双师型”教师占专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增加五是以校企生态建设为契机,推进校企深度合作,聘请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构建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校在转设成功后,将与电子科技大学分离,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没有了“光环”,失去了“庇护”,必将接受社会最公平的选择,这将有利于我科学定位、形成与众不同的优势,实现特色发展,从而实现我校“育一流人才、建百年名校”的美好愿景。

教学相长二十载,务实进取谋新篇!科成人必将砥砺前行,共创科成美好未来!

教务处

核发:邓颖颖 点击数:1824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