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基础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电子信息基础实验中心召开教学指导委员会2020年工作总结会议

发布:2020年12月24日 15:42             浏览量:0

一、人才培养工作和成效

电子信息基础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电子信息类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实施校,院两级管理,校长牵头,学校实验室建设管理处参与,全面负责本、专科学生电子信息类实验教学工作。 其中,2020年为全校学生5212人次开设实验,教学人时数为164544。示范中心目前拥有的实验教学资源主要包括,227个实验项目,其中基础实验项目116个,专业实验项目52个, 综合性实验项目41个,创新创业实验项目18个。

示范中心通过“双线架构”,示范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还可以参与各种项目、实验和比赛活动,从而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 2020年,组织申报校级项目1项,市厅级项目1项。指导学生参加并获得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省二等奖、三创赛省三等奖、挑战杯四川省银奖、互联网+四川省银奖。

二、教学改革与科研成果

电子信息基础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紧紧围绕提升学生专业能力这一主线,通过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实施团队,配备专业教师给予指导,并采用工作量认定、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开放、 经费支持、评奖评优等激励措施,保障该类综合实践项目或课题的实施,努力做到教师指导、教学与实践内容、实验室与实践基地等由第一课堂(专业实践教学)向第二课堂(专项实践活动含学科竞赛)、 第三课堂(创新创业活动)延伸,示范中心教师新获得省级先进教学成果3项,开发实验课程3门,开发用于实验教学的仪器设备1种,已具备自研设备仪器6种。

三、人才与基本建设

(一)人才情况

目前示范中心拥有38位教师,固定人员19人,流动人员19人,正高级职称占10%,副高级职称占53%,中级职称16%。

(二)示范中心基本建设

电子信息基础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本年度运行实验室16个,面积2095㎡,较上一年面积增加11.26%。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设有防火、 防盗,防爆基本设备和措施。制定全面、完善、细致的管理条例与措施。实验室装备有安全监控等系统,为实践人员和实践设备提供安全保障。

示范中心副主任带队,非疫情管控期间,每月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完成安全记录3份。每门课程开始前对师生开展安全教育,加强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完成安全教育记录若干。

四、信息化建设、开放运行

(一)信息化建设情况

信息化建设是电子信息基础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心网址年度访问量突破4000人次,逐步开始规划建设虚拟课程资源虚拟实验室,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规范, 明确教师和学生在实验教学平台上的行为准则和责任,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有效运行和教学秩序的维护。新上线4门线上课程,合计开展8门线上课程,全力保障学生在线学习的学习效率, 推动示范中心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完善。

(二)开放运行

实验教学中心充分利用各实验室的资源,开展实验技能竞赛、技能培训等科研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和参与性。3个开放实验室2020年接纳多个学生团队参与科研、 竞赛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同时也成为我校大学生参加各级科研创新竞赛的重要支撑平台。

在实验室安全运行的要求和基础上,示范中心开放实验室的高端仪器为所有学生科研活动共享,充分利用创新开放实验室仪器设备和人员指导培训等人力物力资源,建立实验设备先进、安全规范、 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实验中心,构建面向全校及社会的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五、下一年发展思路

(一)加强在线教学能力

针对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经验,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在线实验教学平台和资源,开发适合在线环境的实验项目和实践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完善远程实验方案

结合远程教学的需求,积极推进远程实验方案的研发和应用,探索利用虚拟实验室、远程操作技术等手段,使学生能够在远程环境下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提供与传统实验接近的实践体验。

(三)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

加强实验室的卫生防护,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学生和教师的健康安全,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和消毒措施,加强实验室消毒和通风,建立疫情防控的长效机制。

(四)强化在线交流与合作

通过在线平台组织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和互动,鼓励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分享,促进知识和经验的共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加强教师培训与支持

为教师提供针对在线教学和实验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的远程教学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引导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有效利用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六)积极参与疫情应对科研项目

鼓励教师参与与疫情相关的科研项目,如开展病毒检测、医疗设备研发等方面的研究,将实验教学与疫情防控紧密结合,为社会提供科研支持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