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基础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电子信息基础实验中心召开教学指导委员会2021年工作总结会议

发布:2021年12月23日 13:08             浏览量:0

一、人才培养工作和成效

电子信息基础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电子信息类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实施校,院两级管理,校长牵头,学校实验室建设管理处参与,全面负责本、专科学生电子信息类实验教学工作。 其中,2021年为全校学生5320人次开设实验,教学人时数为167584。示范中心目前拥有的实验教学资源主要包括,265个实验项目,其中基础实验项目133个,专业实验项目66个, 综合性实验项目45个,创新创业实验项目21个,新出版编撰实验教材、专著总计4种。

示范中心通过“双线架构”,示范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还可以参与各种项目、实验和比赛活动,从而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2021年,组织申报国腾创投项目4项。 指导学生参加并获得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大赛四川省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四川省银奖、全国大学生三创赛四川省一等奖、全国大学生三创赛四川省二等奖、互联网+四川省铜奖。 承办并组织我校175名学生参加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

二、教学改革与科研成果

电子信息基础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紧紧围绕提升学生专业能力这一主线,通过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实施团队,配备专业教师给予指导,并采用工作量认定、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开放、经费支持、 评奖评优等激励措施,保障该类综合实践项目或课题的实施,努力做到教师指导、教学与实践内容、实验室与实践基地等由第一课堂(专业实践教学)向第二课堂(专项实践活动含学科竞赛)、 第三课堂(创新创业活动)延伸。示范中心教师新获得省级先进教学成果1项,开发实验课程3门,承担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1项,2021-2023年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2项。

三、人才与基本建设

(一)人才情况

目前示范中心拥有38位教师,固定人员19人,流动人员19人,正高级职称占10%,副高级职称占53%,中级职称16%。

(二)示范中心基本建设

电子信息基础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本年度运行实验室19个,面积2408㎡,较上一年面积增加14.984%。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设有防火、防盗,防爆基本设备和措施。制定全面、完善、细致的管理条例与措施。 实验室装备有安全监控等系统,为实践人员和实践设备提供安全保障。

示范中心副主任带队,非疫情管控期间,每月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完成安全记录3份。每门课程开始前对师生开展安全教育,加强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完成安全教育记录若干。

四、信息化建设、开放运行

(一)信息化建设情况

信息化建设是电子信息基础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心网址年度访问量突破5000人次,逐步开始规划建设虚拟课程资源虚拟实验室,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规范,明确教师和学生在实验教学平台上的行为准则和责任, 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有效运行和教学秩序的维护。新上线2门线上课程,全力保障学生在线学习的学习效率,推动示范中心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完善。

(二)开放运行

实验教学中心充分利用各实验室的资源,开展实验技能竞赛、技能培训等科研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和参与性。3个开放实验室2021年接纳多个学生团队参与科研、竞赛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同时也成为我校大学生参加各级科研创新竞赛的重要支撑平台。

在实验室安全运行的要求和基础上,示范中心开放实验室的高端仪器为所有学生科研活动共享,充分利用创新开放实验室仪器设备和人员指导培训等人力物力资源,建立实验设备先进、安全规范、 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实验中心,构建面向全校及社会的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五、大事记

2021年4月18日,电子信息基础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承办的第十二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个人赛省赛成功举办。来自工学院、计算机学院、行知学院的175名选手同台竞技,顺利完成了C/C++程序设计、JAVA软件开发、Python、 单片机设计与开发、嵌入式设计与开发、EDA设计与开发等六大竞赛科目的比赛。

蓝桥杯大赛旨在巩固学生们所学专业知识、扩展知识面,促进学生提高软件和硬件开发能力,培养软件专业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端技术人才,同时提高学生们动手实践、自主创新能力和编程能力。

通过参与蓝桥杯大赛,学生们不仅可以在比赛中锻炼自己的技术能力,还能与其他高水平选手进行交流和学习,拓宽自己的视野。此外,比赛还为学生们提供了与企业合作和就业的机会,促进他们更好地适应行业需求和发展趋势。

示范中心将继续支持和举办类似的学术竞赛和比赛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和锻炼的机会。同时,将加强与企业、行业的合作,为学生们搭建更广阔的实践平台, 培养更多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端技术人才,推动电子信息基础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六、下一年发展思路

(一)加强强化线上教学资源建设

针对新冠疫情的影响,加强线上教学资源的建设,提供高质量的远程教学平台和工具,确保学生可以在家中进行有效的学习。推动教师线上授课能力的提升, 培训教师使用在线教学工具和平台,保证教学的连续性和质量。

(二)加强远程实验教学

探索远程实验教学模式,通过虚拟实验室、远程实验设备等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具有真实性和交互性的实验教学体验。加强对远程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和管理,确保教学资源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推进教师在线培训

加强对教师的在线培训和专业发展支持,提供在线培训课程和资源,帮助教师提升在线教学和远程实验教学的能力,同时加强教师对教学技术的研究和创新,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对教学方式的挑战。

(四)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

制定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实验室的消毒和通风工作,确保学生和教师的健康安全。引入智能化设备,提高实验室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实现实验室数据的实时监测和追溯。

(五)加强与企业合作

积极与电子信息行业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享行业资源,推动产学研结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通过远程实习和实训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与企业合作的机会,促进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