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实验中心共承担4328学时教学,受益学生共计3401人,实验类型包括基本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研究创新型等,涉及专业10个。为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 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等提供场地与实验设备,使得我校学生顺利完成各类竞赛,并获多层次奖项,包含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大赛四川省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四川省银奖、 全国大学生三创赛四川省一等奖、互联网+四川省铜奖。未来中心将继续以学生为本,扩大视野,积极推进师生优秀成果转化,不遗余力地为各专业提供相关支撑材料,努力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工作。
1、管理制度规范化、人性化
实验中心注重制度建设,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流程,使得中心运作更加高效、有序;
继续开展安全教育,在教师和学生中开展系统的安全教育,使师生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安全意识,同时,实验中心也加强了设施和仪器的维护,保障人身与财产安全,全年零事故目标也得到了顺利实现;
继续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开展专业技能和教学模式方面的培训,提高中心教师专业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关爱学生,积极倾听学生意见和建议,关注教师需求与感受,及时解决实验中心的各种问题。
2、实验教学开放运行
满足学生需求,开放实验室并扩大学生实验室使用范围,提供更多实验场地。同时,加强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实际实验需求,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空间。
3、实验教学评价办法科学合理
实验中心注重优化和完善实验教学评价办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通过制定了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分制度,全面覆盖实验课程的各个方面,确保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同时通过在线实时评价系统、问卷调查等方式,以更全面、 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实验教学表现和学业水平。注重结合教学改革,使之更加符合实验教学的特点和实际需要,为优化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学业水平不懈努力。
1.重新制定课程内容,注重交叉融合
在过去的一年中,实验中心结合新工科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重新制定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着眼于内容的交叉融合及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具体的工作体现在:
①对实验课程进行分类:实验中心将所开设的课程重新审视并分类,将有重复的教学内容删除,衔接不好的课程进行整改,为了更系统的安排实验课程,实验中心对课程类型进行了分类,包括基础实验、 科研能力实验和创新项目实验,分学期开展。基础实验主要针对出科目需要,确保每个学生有足够的实验操作机会;科研能力实验主要注重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研素养,锻炼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实践操作水平, 有利于培养具有工程能力的人才;创新项目实验则以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为主,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②融入学科交叉应用:实验中心将教学内容结合不同学科领域进行交叉应用,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涉及到多个学科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应用能力。同时,也注重与相关单位和企业合作, 将实验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的应用。
2.结合市场需求,深入建设集成电路设计课程
目前,全球的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已经达到数千亿美元,并且每年都呈稳步上升的趋势。随着各种智能设备的快速普及和需求的逐渐增加,使得集成电路市场进一步扩大和发展。尤其是在今年,集成行业迎来蓬勃发展, 人才需求量较大。为此,实验中心结合市场需求,进一步深入建设集成电路版图人才培育基地、集成电路工艺与器件仿真实验室、微电子基础实验室、集成电路设计与嵌入式实训基地、集成电路仿真实验室, 具体的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课程设置:中兴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需要,重新调整了集成电路设计课程的设置,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实验环节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整,使其更加符合实际需求和学生期望,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②教材教辅:实验中心对现有的自编讲义进行了修订和升级,引入了更多前沿的知识和技术,完善了教材和教辅的内容和质量,提高了教育质量。
③实验室建设:为了更好地支持集成电路设计课程,实验提高了实验室的设备和资源配置,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实验环境和条件。
④与行业对接:实验中心与行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与行业实践结合的机会,通过实践学习,深入了解产业的发展动态和市场需求,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竞争力。
1.学校专门为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人员制定政策,设置了正高级职称岗位, 提高实验教学人员的津贴;
2.学校通过教学评估、听课等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进行 定期评估,随时为教师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3.学校鼓励并支持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合作机制。带领教师深化学术研究、教育研究,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影响力。
本年度实验中心重点完成了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大纲等的修订,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1.实验设备出现老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验设备很容易出现老化问题,这将影响到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设备需要及时的维修及更新。
2.数字化资源建设力度不够
目前只有少数课程有数字资源,因此相对薄弱。
下一学年,实验中心将在数字化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将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网络课程与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的建设工作,旨在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与学生实验体验。 例如:建立一个全新的网络课程平台,将实验课程建设和实验教材的发布与管理工作大都移至该平台上,实现线上课程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共享,同时也方便师生互动和学科实验交流; 利用信息化建设加大对实验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验心得的评估力度,及时调整和优化教育模式,指导学生正确应对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处理和实验公式应用的水平。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丰富实验教学内容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