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实验中心承担教学5040学时,涉及11个专业,共计4391人次,承办“第十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获批省科技厅重点项目1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 承担实验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2项,新建实验室三个:无人机维保实验室、无人机模拟/航空综合机房和航空电子综合实验室,场地面积共计300m2。
1.实验室管理以学生为本,实验教学开放运行
实验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这个背景下,实验教学逐步开放运行,鼓励和支持学生在课余实践参加实验相关活动,通过自己动手实验验证和熟悉基础知识, 培养动手能力、创新意识,推动学生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同时,为了保障人身安全和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提高实验室开放效率,实验中心建立了一系列保障措施,规范开放实验室的管理,目前运行良好。
2.实验教学运行经费投入制度化
实验经费是支持校内教学实验的重要支撑,因此,实验中心进一步完善了实验经费制度化的措施。包含:建立透明的实验经费管理体制;防止经费的浪费和滥用;完善实验经费流程;明确管理责任和监管机制等。 目前,实验教学运行经费投入已实现制度化。严格执行相关财务制度,以保证实验室的日常运行及设备的维护和更新,维持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
本年度实验中心新建3个无人机实验室。无人机实验室面向学生建设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和电工电子与自动控制类基础实践教学平台,大力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型的创新创业人才, 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技能的培养,同时也为学生参加专业的技能大赛赛项训练,嵌入式技术应用、机器人比赛,电子设计大赛等提供实验平台。
实验室包括:飞行器控制系统实训平台、四旋翼飞机机架、地面站综合软件系统与通信平台等。其中航空电子综合实验室,新购计算机、模拟飞行摇杆、模拟/数学综合实验箱、 稳压电源、示波器、函数发生器、数字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设备。主要配合理论教学工作完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标准电子施工等课程的实验部分,通过实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 在教学手段上以现代技术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为主,辅以实际操作课和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以“基础→实践→综合→创新”为主线,因材施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
实验中心继续开展安全教育、教师培训、关爱学生等工作。同时,本年度实验中心对实验教师队伍进行了一次优化。
1.注重专业方向的分布
实验室教师队伍的分配中注重专业方向的分布,针对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实验室教学内容特点,合理分配教师队伍,以增强实验室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
为了深化教师队伍建设,实验中心在实验室教师与理论教师之间建立了联系和互通,定期举行教学研讨,组织教师参加对方学科领域的学术研讨会,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在维持核心队伍稳定的同时,鼓励实验室教师积极参与理论教学工作,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增加对学科核心领域的理解和认识,以更好地推进实验室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也鼓励理论教师参与实验教学。
本年度实验中心在教学教改、学科竞赛等方面都取得了更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1.教学科研条件尚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学校及学院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实验中心的实验教学设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本科教学实验课所涉及实验内容日趋丰富,实验设备也在不断老化,同时,学生对实践类课程的重视程度逐步攀升, 尤其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后,部分实验室出现空间不够宽敞的现象,因此需要能够有效的扩充实验室面积,对设备进行及时的维护和维修。
2.承办培训少
今年实验中心承办的比赛仅1项,随开展了培训,但校内培训句多,同时缺乏主管部门的培训项目,因此,希望2023年能以实验中心,通过项目、校企合作等方式开展更多的与实验中心相关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