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的科成11】打造教育生态,培养艺术人才
——艺术与科技学院在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中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日期:2019-04-22  发布人:cduestcadmin    来源:党委宣传部  浏览量:2062 打印本文


 

    艺术与科技在古希腊与罗马时期就是一个词“tech”,二者交互在人类历史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近代社会发展,科技达到了有史以来最高峰,艺术与科技之间的联系也愈发密切。从思维方式来讲,艺术属于感性,科技属于理性,二者的完美融合,本身也是一门艺术。


    艺术与科技高度融合的代表,是IBM研发的Watson增强智能型机器人,它可以谱写音乐,剪辑视频,辅助众多行业的决策。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艺术与科技的交叉融合已经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艺术与科技学院于201812月正式成立。学院继承图形艺术系、媒体艺术系传统专业和学科优势,以教育部新增艺术与科技专业为特色,依托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工科背景,坚持科技为艺术所用,艺术助科技创新,打造教育生态,培养跨学科的高端复合型艺术人才。


    一、塑艺术真身


    对“美”的感知与表现能力,是艺术类学生的看家本领。感知能力所能达到的高度,决定着学生未来艺术潜能的大小,感知能力须终身提升和培育。大学里的专业学习,不仅立足人文、艺术、美育教育,也是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现代科技手段表达自己的感知能力。

为塑造学生艺术真身,艺术与科技学院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学生感知能力培育。


    1、强化专业基础课程,增强学生美育教育

      为增强不同专业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艺术与科技学院在大一年级普遍强化学生的美育教育,课堂上,教师在训练学生基本功的同时,多方位引导学生欣赏美,感知美,领悟美,描绘美。这些课程包括立足于世界经典艺术作品的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中外设计史,以及锻炼学生设计思维的设计素描、图形创意、三大构成、美术样式、视听语言、速写等。此外,大量的课后作业,有效检验了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巩固了授课效果。


    2、开展专业讲座,拓展学生视野

    学者论坛与讲座是艺科学院坚持了近10年的系列讲座,从图形艺术系开始,先后邀请了马一平、程丛林、林木、徐伯初、杨仁敏、Jason.Gaiger等,来自牛津、清华、川美、川大、西南交大等知名院校的专家学者来我院与同学对话,为学生传授知识,拓展视野,让学生接触专业前沿,感受优秀。目前,讲座总量超过100场。



    3、开展阅读活动,丰富学生知识储备

    艺术感知能力的提升,重在学生自身的努力。艺术与科技学院一直在学生中倡导假期阅读,为学生提供参考阅读书目,并组织班级和分院两层阅读汇报活动,意在促使学生充分利用闲暇时间,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厚积原料,融汇发酵,为我所用。

    

    4、参观艺术展览,提升学生艺术感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现场参观艺术作品展览,是提升艺术感知能力的催化剂,可激活学生艺术细胞,畅通源头活水。为此,艺术与科技学院主动出击,先后与成都蓝顶美术馆、梵木创意区、许燎源博物馆、崇州道明竹里、黑蚁文创等建立稳定联系,带领一批批学生前往感悟领会。



    二、扬科技之帆


    1、用科技软件服务于艺术设计与创作

    为提升学生的科技应用能力和艺术设计能力,艺术与科技学院在教学中全面强化科技软件的使用,如:平面制图的PSPhotoshop,影视合成的AEAdobe AfterEffects)、PRAdobePremiere),程序设计用的C#Python,计算机辅助设计的AutoCADCorelDraw,三维建模的3D Studio Max等。这些软件均是工具,服务于艺术设计与创作的需要,在现代全数字化的时代,掌握软件工具是利用现代科技表达艺术的必备手段。


    2、把“精准分解”广泛应用于教学中

    为增强课程教学的效果,使定性的艺术在科技中找到适宜的定量,艺术与科技学院在课程教学中积极探索“精准分解”教学。以动画专业(游戏美术)方向为例,“次时代武器模型”被分解为三门循序渐进的课程开展教学,“次时代角色模型”被分解为八门课程开展教学,“制作流程”被分解为六门课程开展教学。当大家在玩游戏时看到精美的画面和惟妙惟肖的角色表情和动作时,其实看到的是一个微分再积分呈现出来的结果。




    三、辟融合之路


    艺术与科技学院的教学,坚定地走艺术与科技融合之路。但在学生培养上,如何完成学校教学与市场需求的融合,实现无缝对接,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1、开设工作室,提升学生职业从业能力

    艺术与科技学院的工作室制度历史悠久,在人才培养上功不可没。工作室有固定的校内场地,专业的指导教师,原生的项目,是CDIO思维在艺术类专业的成功实践。每届学生约1/3有机会通过选拔,进入工作室参加项目,充分锻炼,成为拥有最新行业所需能力的艺术工作者,普遍优质就业。


    2、组织实习实训,夯实学生专业应用能力

    工作室容纳人数有限,要实现全部学生拥有与市场无缝对接的能力,必须借助外部力量。在教学设置上,无论本科还是专科专业,艺术与科技学院均采用X+1培养模式,即主要课程均在X年内完成,最后一年学生实习,并有实习学分促进学生参与实习。配合非毕业班的实训政策,让绝大部分学生均有行业实习实训经验,专业能力在行业实践中不断夯实,专业应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3、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协同育人

    艺术与科技学院的校企合作分两种。第一种是校企共建实习基地,如:与育碧、西山居等知名企业合作共建,同时,针对企业需求,在教学中加强专门模块的能力培养;第二种是特色班建设,一般是与规模较大的公司开展合作,如近期与“力方幻视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项目,与腾讯的合作洽谈也在稳步推进中。




    4、加强校地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艺术与科技学院积极开拓,校地合作由无到有,于2018年底,与崇州市政府签订校地合作协议,为崇州市政府的文创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分院师生皆可因此得到展示和提升应用能力的平台。


    5、开展以赛促学,提升和展示学生艺术应用能力

    为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艺术与科技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专业类竞赛活动,并选择性参加一些重要比赛。其中,腾讯游戏“第五届高校美术创意大赛”属于选择的竞赛之一。2019年,该赛事吸引了中央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395所高校、942名在校生呈送作品。分院图形艺术系45名同学向大赛提交作品,6名同学成功晋级复赛,进入复赛人数居全国第四,紧随吉林动画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和四川音乐学院之后。尤其在3D动画、3D特效两个单项获得骄人战绩:3D动画组全国4名晋级选手中,独霸3席;3D特效组全国10名晋级选手中,斩获 3席。

今后,艺术与科技学院还会聚焦到全国重大的艺术类赛事,如: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国际)大学生艺术作品展等,以提升和展示学生的艺术应用能力。

 

    随着艺术与科技的融合,艺术与科技学院教育生态的打造,取得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办学效果。2018年,用人单位给一名实习生开出19万的薪酬,还觉得是神话,但今年的学生,轻松刷出新一波神话。学生入职腾讯、网易、西山居等国内游戏十强公司已是常态。其中,2015级一个班,全班33人,现已签约腾讯4人、网易5人、盛大3人、西山居6人及搜狐、育碧、维塔士各1人。这些公司的平均年薪都在20万以上,高的平均薪酬达70万一年。


    “应用型专业的教学,能教给学生真本事才是关键”。打造教育生态,培养艺术人才,艺术与科技学院将不忘初心,一路探索,永不懈怠。

(艺术与科技学院)

核发:cduestcadmin 点击数:2062 收藏本页